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雨城,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上里古镇初名“罗绳”,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
上里古镇旅游简介
上里古镇的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的房屋为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益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古镇特具历史和自然生态两大优势,二水环绕的镇内,古桥、古树、古场镇,古塔、古洞、古牌坊,再加上清末的宅院(韩家大院)、唐代的喷泉(渊泽侯白马泉)尽向世人展示她朴实无华的千百年的风韵。
上里古镇看点
韩家大院
韩家大院是上里古镇最有意思的地方,院门上的雕花,有八仙过海等各种题材。目前寒假后代都住在这个院子里,十几户人家占据着不同厅房。门票:2元。
古牌坊
上里古镇内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市级文化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
古塔
上里的古塔分为文峰塔(又称字库)、建桥塔、药王塔和舍利塔。是体现上里镇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繁荣程度的象征性建筑物
古桥
从古镇沿河上溯1公里,有十余座古桥,造型无一相同,这些桥梁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现了古镇历史和匠师的技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乾隆41年的“二仙桥” (单孔大跨度石拱桥)与清乾隆14年的“立交桥” (进入古镇的必经之路,桥面平整,两端为引桥,可上下通行,大有“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势)。
上里古镇美食
白马河边有十几家饭店,提供具有本地特色的餐饮、茶水。推荐“千针叶炒蛋”和腊肉、腊肠,都是当地有名的小吃。
上里古镇住宿
上里古镇有很多农家乐和小旅社,条件比较好的镇招待所在古镇北街上,200元左右一间;韩家大院内的“古树山庄”可以容纳30人左右,标间100-120元;镇东公路边还有许多家庭旅馆和特色小旅社。
交通介绍
公交线路:
从成都新南门汽车站乘坐前往雅安的长途车,票价45元左右;从雅安旅游车站乘坐前往上里的班车,即可抵达上里古镇,票价11元。
自驾车:
从成都自驾车到上里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走成雅高速公路,在雅安北出口下,经下里、中里、上里;另一条是走成温邛路到邛崃,先游平乐古镇和夹关古镇,然后上山即到白马泉。这是一条环行线,自驾车可从一条路去,然后从另一条路返回。
从二仙桥向下游去是一座三拱平桥,叫磐安桥,桥畔风景很是好看。桥下的河水看不出流动,静得像是湖水,古树、瓦屋倒映水中,漂亮。
磐安桥的北端正对韩家老宅,这是必看的深宅大院,是老韩家历时三代建成的,在上里镇堪称一绝。不过院内建筑年久失修,有些破败。
桥头石碑上刻有红军1935年途经此地是留下的抗日标语。这样的标语在上里多去啦,成为上里古镇一景观。
茅溪河、白马河二水环绕的交汇处
上里古镇被“两水环绕”,这里便是茅溪河、白马河二水环绕的交汇处。两条水系碰撞在一起居然平静如镜,不可思议。
这里可以看到两座桥,近处石板桥是平水桥,远处三拱桥是高桥。
平水桥朴实无华,仅能容两人并行,是通往古戏楼的便捷通道。古戏楼没有出奇冒泡之处,只是戏楼后面临河而已。
要说戏楼与别处不一样之处,那就是戏楼两米多高的后山墙上和平水桥铭碑上留下了红军德城政治部刻下的抗日宣传标语。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雅安,红一军在上里境内驻扎半年之久。红军成立了四个代号为“认真、德城、紫光、崇安”的政治部,刻下了“共产党是穷人的政党“、”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是北上抗日的主力军”等近百幅标语。当年红军过境时留下的石刻标语大多保存完好至今,看来上里百姓还是心向共产党和红军的。
戏楼的雕刻
西楼山墙上有石雕的“海报”,分别是《禹王鼎》、《战洪州》、《武家坡》,雕刻十分精美。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