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高楼大厦里,就一定会有公摊的部分,那么高层公摊面积怎么算才合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公摊面积
所谓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对于公摊面积的处理,目前我国尚无明确法律法规出台,因公摊面积的不明确,使其成为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争论的焦点。
公摊面积过大,势必降低房屋的性价比。过小,则影响居住的舒适度。那么公摊面积如何摊才算合理? 目前有一个可以用来考量的概念,即住宅楼公摊系数。(所谓的公摊系数,也就是房屋的得房率。)
公摊面积公式
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实用面积
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各套 ( 单元 ) 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得房率标准如下:
高层塔楼住宅(75%——78%),公摊系数为(22%——25%)
高层板楼住宅(78%——85%),小高层板楼住宅(85%——88%),
多层住宅(88%——95%)
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建筑面积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